孩子之间有矛盾大人应该怎么做
孩子之间有矛盾大人应该怎么做, 此外,家长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,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,而不是审判者,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,否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自己。那么孩子之间有矛盾大人应该怎么做?
孩子之间有矛盾大人应该怎么做1
1、判断这是孩子间的“正常冲突”还是受欺负
孩子的打闹很多是游戏的成分,他们会偶尔拉拉同伴的小辫子、拍拍他们的肩膀,但由于他们还不会控制这些动作的度,有时会造成一些伤害事件。平常家长可以提醒孩子,玩闹的时候不要动作过度,不要打到对方身体比较脆弱的部位,如眼睛等。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,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。
2、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
孩子之间发生争执,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,也是锻炼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。家长听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,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太了解,如果直接插手,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、更复杂。
3、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
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,向家长寻求帮助时,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并且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:
如果事情较严重,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之策。
如果责任在自己,应主动向对方道歉。
如果责任在对方,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,以防止孩子模仿,并鼓励孩子心胸要开阔一些,不要斤斤计较。
如果是原则性问题,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权益。
4、巧与对方父母沟通,鼓励孩子正常交往
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,彼此谅解,友好地解决问题。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,父母的一言一行,孩子都看在眼里,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。友好地解决问题能使孩子受到感染,化干戈为玉帛,在成长过程中,不做“小霸王”。
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,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,要创造条件,鼓励孩子与人交往,让孩子在冲突和纠纷中获得体验,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。
5、不提倡家长插手,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
有些情况下,如孩子面临危险,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,是需要家长了解、参与,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。如果需要介入,也要记住放宽心态,抱着协助的态度,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。在孩子向你求助时,要问孩子:“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?”听取孩子的请求后,家长应该提供机会,让孩子体验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,例如“不打不成交”、“握手言和”等。
虽然不提倡家长插手,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。家长要对孩子表达信任和提供支持,可以对孩子说“我相信你能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”,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。
孩子之间有矛盾大人应该怎么做2
身为家长,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应做好以下几点:
转移孩子的注意力
当争执、矛盾已经发生了,家长可以利用小朋友感兴趣的东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不再执着于这场争斗,让这场硝烟及时结束。家长也可以将矛盾的一方迅速带离现场,不让矛盾再次升级,也能让孩子能够尽快的冷静下来。
保护好孩子的尊严
当家长看到孩子陷入争斗中时,肯定会将其拉开,然后进行批评教育。但是孩子们都是要“面子”的,无论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,还是在教育其他小朋友上面,家长都要注意措辞,不能对孩子的人格尊严进行侮辱,要避免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阴影。而且在批评教育的时候,一定要端好自己的那盏天平,尽量做到不偏不倚,不然难以服众,可能会再次激化矛盾。
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
在矛盾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后,大部分的小朋友其实会有一个后悔的'阶段,可能会因为不想失去这个朋友而懊恼,可能事后发现自己错了等等。这个时候,家长再加以引导,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对错,了解他对这个事情真正的看法,从而帮助他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。
以上是一些观点,但这些方法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,况且小孩易反复,需要老师和家长长期耐心地进行指导,坚持一贯性原则。孩子之间的不友好行为是成长阶段的正常现象,家长对此要有正确认识,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,以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。
孩子之间有矛盾大人应该怎么做3
孩子之间发生矛盾,家长的正确处理原则是:
应该尽量不干预,除非发生肢体冲撞,以及潜在的身体伤害。
1、孩子之间所谓的“矛盾”,有时候可能是成人带着固化思维和世俗视角从而产生的评判。
孩子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往往比较单纯,也很容易解决。
孩子们都是深谙“活在当下”的,当他们握手言和,就真的可以一秒钟和好,不会心存芥蒂。
如果大人贸然干预的话,反而可能会把事情搞复杂。
2、孩子有矛盾,正是他们发展社交能力的好机会,孩子们就是在冲突中成长的。
作为家长,该放手时就要勇敢放手,信任孩子自身的智慧,允许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来成长,那么孩子就有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。
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作为一个观察者就可以了,静静地看看孩子会怎么做,同时兼顾孩子的安全问题。
3、在双方僵持不下的“胶着”状态,可以适当介入,但是原则是:
1、先处理情绪、回应孩子的感受,再来说事情;
2、充当引导者而非说教者,可以用开放式的引导问题,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引导孩子理解别人的处境跟感受,询问孩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“双赢”地解决问题?
4、家长在事后跟孩子进行讨论和复盘很有必要,不用生硬地讲什么道理,因为你讲的东西还是你自己的价值体系;
可以倾听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,和他一起讨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;
如果孩子在有些事情上确实有改进的空间,也不要直接纠正他,可以跟孩子分享你小时候的故事,引发孩子的思考,多给孩子一条出路。